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各类扬声器设计室 → [讨论]450还能不能回来


  共有2611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讨论]450还能不能回来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讨论]450还能不能回来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7 21:57:24 [只看该作者]

自BMB450音箱停产以来,一直有众多怀念之声。近日,一个KTV的连锁经营老板对我说,他已经实在无法容忍BMB的现状,他的连锁歌厅过去一直使用BMB450和350,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先后到了更新的时期,后来进了几批BMB和BIK的新型号,和老的450感觉差距太大,最后决心还是要抛弃已经安装并使用的那些新型号,寻求新的替代品。
问题的实质在哪里?
BMB音箱国产化是人们谈论最多的。
450所用低音单元是业内最关注的。
我对这个老板说,即便是BMB厂家,也很难敢于继续使用原来的设计,35的音圈很难满足近年来KTV功率越来越大的需求。可是加大音圈直径会带来低音难以下潜到原来的程度,也很难把上限频率降低到3KHZ以内,使得低音通道不得不增加分频网络,妨碍了原有的那种“一通到底”的速度感。更难以实现作为BMB标志特性的柔和程度。
BMB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千万不要轻言自己的产品已经超过了老牌BMB,这个老板和与他近似的一大批老板在千百次的“PK”活动中,确实没有发现与450抗衡的产品,很多厂的人只是自我感受,自我评价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确实是自我感觉良好。
这些老板声称,谁要能再做出450的感觉,将会发大财,需求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9:54:43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老款450低音是50芯6层音圈双磁。。。实效频宽1K hz自然滚降,所以低音直通;高音3“是xx公司定做,后因未知原因停产。。。。

近些年国内一向喜欢大声大功率来追求刺激感取胜,所以对小功率柔和风格的抛弃(包括民族情绪),也许势在必行,也许形势使然,也许。。。

11年时曾做成一款K箱,同450配置单10”+3”*2(其他如马兰士,宝迪奥480同做法主打品),现场对比马兰士,宝迪奥,BMB三款原装,效果还算在伯仲之间吧,内容包括试音,试麦,测试,某品牌总代等销售人群在现场。。。只是国人对国人的做法,直白点就是不感冒甚至是蔑视和直接封杀否定;如果一样的东西打出进口的品牌,就会容易许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0:14:05 [只看该作者]

还是阿龙首先跟帖,谢了。
也许你说得对,我没有解剖,从外观看,磁钢和椎体都不大,估计的是35.
450可不是仅仅是柔和,那老板对我说,他的歌厅既能唱又能蹦迪的只有原来的那几对450,后来的新型号下潜的感觉都明显不足,烘托不出气氛。
关于对比,是我最想说的。很多厂家自己对比总感觉自己的如何好,能被老板们接受的是极少数(几轮PK下来,剩下的总是那几个大品牌)。可是老板接受以后还不能是真正的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营业以后发现,消费者纷纷提意见,甚至生意越来越淡,这时老板们就开始反思了,最后痛定思痛,还是放弃。
这种检验,比厂家自己在那里比来比去要准确得多。
关于对比方式,中国人还真是输给了日本鬼子,相比之下,他们在30年前就把“黑幕”主观试听放在了首位。可是直到30年后,国人还接受不了。
要说国产品牌的最大问题,不是研发能力,而是不知道怎么做到自知之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0:57:56 [只看该作者]

真正好听的音箱,喇叭都会容易坏。。。进口品牌含代工品国人不会说质量问题,国人做的就说是喇叭问题,可是现场一起做寿命试验,就没人或是极少人会这么做,因为做到这个地步的音箱使用寿命都差不多。。。总之一口咬定国人做的就是质量问题,而从不检讨自己的器材搭配问题(比如乱配功放机出现直流电或是长期大量过载使用等等);而对进口品牌同样的问题就是另一副面孔了。。事实上这个东西是一样,只是logo的差异,就造成一正一反的结果
而且国人做成的东西即是不差于原装进口品牌主打产品(绝大部分,不是全部),你是国产的,人家进口的(含代工)卖10000元,你只能卖5000元还被很多人说神经病,最后绝大多数是还被墨迹还价到3-4000的范围心理还是很不平衡,而对进口品和国内代工品(代工品我看做是国产),就会马上换了一副笑脸,心甘情愿花费10000元买下还对人家感恩戴德,出门之后仿佛自己就已经身价升值百倍并到处炫耀为能事。

以上不只局限在工厂实验室,其他K场,夜场,迪吧,会所等等。。。去过现场的就明白(之前几年时间里,应朋友约一起去过N次pk现场和正常营业现场)

所以,心态端正,看问题就会客观些;心理一旦有了偏见,结果也就变味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1:35:17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意思明白,却实有品牌价值问题。
可现在使用方的心态是,不考虑品牌,没有牌子才好,只要效果。这一点 我相信,因为从谈话中感觉得到,他们是想打一个自己的牌子,就像钱柜一样。钱柜进入大陆的时候,音箱品牌没有任何知名度,就是靠声音打下的天下。
至于说系统问题,我一直在做他们的工作,最后效果与音箱相关,也与系统有关,钱柜就是在系统配置方面做足了文章。
真正好听的音箱,喇叭都会容易坏。。。
这话太绝对,我在工程中大量使用天朗产品,常常声压级高于所有品牌,音质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二者不一定矛盾。
我总觉得,国人还是谦虚一些,明明有差距却不承认,没有任何好处。
再说450,在当时也是功率最大的,那个歌厅还有不少450的原装货,用了快十年了,不但唱,还经常蹦迪,够皮实了。国产的音箱有几个能经得起这种考验。
国人有不少是商业语言,我心里很清楚,好像一说专业箱,就和功率大连在了一起,一说KTV就和功率小连在了一起,而一说专业箱就应该必然的声音硬。。。。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愚弄买方,要不就是自欺欺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2:51:00 [只看该作者]

老款450低音是泡沫折环设计,目的也是为了低频的厚度和下潜和柔顺性,但不可避免的泡沫折环(含美泡,韩泡)的使用寿命都不长,一般温度湿度适宜使用合理保养合理条件下,可持续寿命4-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在k场用途,绝大多数是1年2年时间就要换了,有些甚至不到1年就要换喇叭,原因就是泡沫折环老化或是破损或是音圈烧毁。。。

有些涉嫌更多的事就不说了。。。一切以事实存在现场对比说话就好,事实结果不会偏向品牌或是土炮。这里不存在妄自尊大,也不存在妄自菲薄。。。平心静气,尊重事实而已

(某些工厂采购的泡沫折环纸盆,因为保管不善没做喇叭1年多泡沫折环就老化风化了,这是现实的例子。或许我发现的都是特殊的个案,不足以说明问题)至于天朗,无论英国天朗还是国内的天朗,接触过,跑题了,省略。。。呵呵

现在泡沫折环的卡包喇叭做成的卡包音箱,绝大多数是走低利润的量贩了;主流已经被专业化的音箱所替代,虽然有某些低频下潜量感的不足,但是有了大声压和大功率大动态更适合K和hi的业余人群的口味兴趣需要,你可以说这个玩法业余不入流,但是被市场接受是不争的事实了

这里做喇叭材料或是微型受话器之类多些,对系统应用的,应该还是001比较集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7:08:49 [只看该作者]

鉴于卡包音箱的纸盆高音单元容易烧的原因,几年前帮朋友做成第一款34或是44芯驱动器带号角+双10“卡包单元,做成卡包音箱。。。从根本上杜绝了高音容易保护又兼顾了声压级的提升又保持了低音下潜的舒适度。。。这个做法后来在国内业界迅速铺开,被N家品牌公司所采用。。。再后就是低音单元也换成专业喇叭单元,为了追求使用寿命声压级功率等因数而相应牺牲了低频的下潜柔和度。。。但是到现在,各种不做法依然有不同的市场在共存,只是大功率专业化的方向占多些

专业音箱,前几年说到专业音箱也可以做成接近民用音箱的效果,当时被人好一顿笑话,说你做成那样功率那么小(相对专业音箱)谁要呀,低音厚度能做成像民用箱的低频舒适度吗。。。当时的即成方案和实例也被取消。。。直到13年JBL公司推出专打娱乐音效的600系列面世(kp612居多),一时在业界就成为新的标杆,引起很大轰动和惊喜,各制造公司纷纷买来copy。。。音质效果上612就是接近民用箱低频厚度的特点,又兼顾专业箱高频的亮丽,。。。亮点很明显,不足也很明显,只是不足被国人的思想忽视了,因为那是JBL。。。

14年,效果和612能一较长短的产品,又已经出现,只是没有他的影响力罢了。。。所以,有时候,不是人的意志能掌控得了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8:10:38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要用较多的话来和你交流了。
1.老款450低音是泡沫折环设计,目的也是为了低频的厚度和下潜和柔顺性,但不可避免的泡沫折环(含美泡,韩泡)的使用寿命都不长,一般温度湿度适宜使用合理保养合理条件下,可持续寿命4-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在k场用途,绝大多数是1年2年时间就要换了,有些甚至不到1年就要换喇叭,原因就是泡沫折环老化或是破损或是音圈烧毁。。。
你的定位是我要恢复老款450,才说了这些话。老款450不像你说的那么弱不禁风,正像你说的,事实摆在那里,不必多说。可是你并没有明白我说的含义,我说450的回来并不真是那个450原封不动的回来,那老板说的很清楚,要的是替代品,甚至没有牌子都可以,所以并没有限定是原来的设计,也没有限定不能用专业箱,更没有限定什么折环。要的是那种感觉,能与450抗衡的感觉。
2.关于天朗,是说大的声压级和优质的听觉效果并不矛盾,这一点我想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怎么还说跑题,莫名其妙。
3.量贩的场合不是低档,恰恰相反,追求效果的大多是量贩。比如:北京这里的钱柜、麦乐迪等等都是量贩,倒比那些用小姐来赚钱的夜总会更追求品质。
4.专业箱也能下潜并柔和,你看问题太绝对了。
5.鉴于卡包音箱的纸盆高音单元容易烧的原因,几年前帮朋友做成第一款34或是44芯驱动器带号角+双10“卡包单元,做成卡包音箱。。。
你做的什么情况我不好评论,因为我没见过。可是BMB的850开始就是双低音加号角方式,已经证明难以被客户接受。双低音的音箱有先天不足,具体就不分析了,这种方式没有几个能做成功的,国外都如此,国内就应加个更字。
6.你说的JBL我用过,和BMB不是一个风格,也不是我这帖子要评论的,不说为好。
7.重申一遍,我要的是450的感觉(是客户的要求),枝节问题别去扯了。你不用说服我改变观念的话,满足客户要求是第一的,适应市场,就是适者生存。只是说说你有没有能力做到就OK了,这就如同考试,题目做不上来就要求修改考题,不是很无聊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8:20:14 [只看该作者]

这里做喇叭材料或是微型受话器之类多些,对系统应用的,应该还是001比较集中
你把声学楼的范围限定的太小了。
这里做喇叭的高手多,450的问题首先是出在喇叭上,在这里发帖很合适。
如果在音箱结构上做文章能解决问题一样欢迎。
这些恐怕都是这个论坛份内的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8 19:50:12 [只看该作者]

也许那边使用方和番禺范围制造公司倾向风格不同吧,不排除接触范围和圈子的差异造成人为的偏见

有些事,有些话,不适合说。。。我接触绝大多数是一线二线进口品牌或是国产品牌和传说里的山寨(三线以下很少接触)。。。所以写这些不是空穴来风胡乱瞎扯。。。

有时候,知道真相会很打击人,所以,给自己一个梦想,以寻得心里的平静

 回到顶部
总数 27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