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自由交流室 → [灌水]天才和SB的差别


  共有1881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灌水]天才和SB的差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Eagle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吃素的鹰
等级:版主 帖子:1101 积分:14326 威望:2 精华:5 注册:2005-11-11 8:11:09
[灌水]天才和SB的差别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1 18:30:34 [显示全部帖子]

最近论坛来了一个牛人,认为自己很牛,认为这个论坛的人都是些自认为自己专业的庸人。跟这里的很多人都聊不到一块,跟多数人的对话都是以吵架的形式结束。

这样情况我认为在两种人身上会比较容易出现:要么是天才,要么是SB。天才跟SB的差别恐怕就是前者是真的发现了全世界都还没发现的新东西,几百年前科技不发达的时候这种情况好像出现的比较多,最近100年出现的比较少,也许下一个就是某人也有可能。而后者是活着自己的世界里从来没走出来过。

其实这个论坛曾经出过几个类似的舌战群雄的人,多数人(不是全部,别对号入座,没兴趣吵架,只想实事求是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一个共性:说话没有逻辑,你讲东他扯西,跟本说不清楚。

我想对那些自认为自己是天才的人说:当你发现跟多数人都无法交流的时候,你一定认为其他人都是些庸人,而你是一个悟道的高人。我还是那句话,你真认为自己是高人,可以去申请一个诺贝尔奖回来,大家一定顶礼膜拜。或者把你的产品也好、科研成果也好拿出来给大家检验。在你没做到这一点之前,恐怕最好还是想清楚一点:全世界专业人士几十年、上百年的研究,真的不如你一个外行人的发现吗?你到底是天才还是SB,最好自己先思考清楚。因为这差别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天才最终会被大家公认是天才,而SB嘛就难说了。

这个帖子没有鄙视任何人的意思,只希望自认为自己的天才的人自己思考清楚而已。也许你真的是天才,但目前我们这些庸人还没发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4-01 18:31:05编辑过]


^_^ 天地生万物,是物皆有道;得道可明,未得必惘。惘因未得道,而
明亦未必得道,终即始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Eagle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吃素的鹰
等级:版主 帖子:1101 积分:14326 威望:2 精华:5 注册:2005-11-11 8:11: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2 8:12:02 [显示全部帖子]

回楼上:我就一正常的庸才,我跟这个楼里的大部分人能正常交流,要不然声学楼不会让我这个庸才当斑竹。即不是天才,也好像不属于跟众人不能交流的SB。我没有评价你,你可以把自己归入天才,当然你也可以把自己归入后者。这是你的事,在我看来,不能跟多数人交流的人,肯定不寻常,所以要么是天才,要么是SB。你到底是哪一类,我从来没下结论。所以我没评价你,是你自己把自己归入某一类人的,跟我无关。



^_^ 天地生万物,是物皆有道;得道可明,未得必惘。惘因未得道,而
明亦未必得道,终即始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Eagle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吃素的鹰
等级:版主 帖子:1101 积分:14326 威望:2 精华:5 注册:2005-11-11 8:11: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2 10:51:37 [显示全部帖子]

学术争论当然是好事,但一个人的观点跟众人不一样,基本无法交流的时候。你说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是那句话,这样的人,要么真的是天才,发现了一个地球人还没发现的真理;要么就是一个SB,重新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了一些自认为是真理的东西。这是很客观的东西,没有攻击任何人。

既然是学术交流,就用学术的方式交流。这个论坛有人尝试跟最近出现的牛人用学术交流。可结果如何?你可以去基础理论室看看相关的帖子,如果你是一个能用学术跟大家交流的人,你看完那些帖子自然有感想。

声学楼不是一个容不下异议的地方。但有人跑上来,狂妄的以考试的方式问大家几个问题怎么解答。没什么人理,有一些小伙伴说了几句,最后有老师的同伴出来发话了:其实这个问题老师早解答了,只是考考大家能不能做出来而已。过几天发现声学楼没人回答出让老师满意的答案,就说:这楼里全是一帮庸才,这个问题都不会回答,你看好了,我已经做出了某个东西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有人学生问:老师,你能用学术的语言解释一下吗?能给点数据和理论支持吗?老师说:我这个东西有实物验证的,你扯那些没有的数据和理论干啥?一天到晚死啃书本,一群书呆子,就跟爱迪生那个不会量灯泡容积的助手一样笨。我这是全世界学术界根本还没认识到的重大发现。

请问上述的故事是正常的学术交流发生的吗?

如果有人认为上述故事纯属我个人杜撰,欢迎有人自告奋勇以学术的方式跟牛人交流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4-02 11:11:06编辑过]


^_^ 天地生万物,是物皆有道;得道可明,未得必惘。惘因未得道,而
明亦未必得道,终即始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Eagle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吃素的鹰
等级:版主 帖子:1101 积分:14326 威望:2 精华:5 注册:2005-11-11 8:11: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2 11:42:47 [显示全部帖子]

其实Acoustics说过一句,也许还挺经典:搞民用音响的专业人士,跟搞专业音响的非专业人士,真的没啥好聊的。

其实这个楼里有搞专业音响的人,近几年声学楼聚会,胡秉奇老师经常出席,在我认识的人里面他应该是比较有经验的从事专业音响的人。08年奥运会的部分(我不清楚到底到什么程度)场馆音响工程应该就是他们公司搞的,胡老师应该有参加。我不知道最近出现的牛人水平是否超过胡老师了,牛人的专家团队里面是否有比胡老师在专业音响领域更专业的人。如果有,是否可以亮个像让大家顶礼膜拜一番,如果没有,恐怕.......后面就不说了。


^_^ 天地生万物,是物皆有道;得道可明,未得必惘。惘因未得道,而
明亦未必得道,终即始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Eagle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吃素的鹰
等级:版主 帖子:1101 积分:14326 威望:2 精华:5 注册:2005-11-11 8:11: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2 18:51:39 [显示全部帖子]

在你鄙视所有声学楼的人之前,我对你应该是挺客气的。我从来没有否定你说的现象可能存在,我只是不太相信你的判断和结论。我还说过,你有钻研精神,但缺乏系统的电声知识。今天请教一个专家(至少你认为是专家,我不评论),明天请教一个专家,而似乎你请教的专家都不是电声领域的。所以,东拼凑一点知识,西学一点知识,根本就不系统。我也说过,如果你请教过的专家有电声领域的,或者就算不是电声领域的,你也可以请他出来跟大家用学术的方式交流。这些你都做不到,就反复说声学楼没人回答出你满意的问题答案。声学楼是免费交流场所,没人有义务替你解答问题,尤其是当你的问题还是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是靠做产品吃饭,人家干嘛要教会你?告诉你是友情,不告诉你是人家的权利。当有人试图跟你探讨的时候,叫你给理论你给不出来,给测试数据你给不出来。反复就强调你的现象存在,就是存在,存在,存在........然后用一堆你的分析结论来否定人家从理论的角度提出的质疑,从来没有正面把人家的问题回答清楚过。要是有人追着你问理论依据或者测试数据,就说人家死磕书本知识是书呆子,或者说你的研究方法跟人家不一样。既然你跟大家的研究方法、知识体系不兼容,你跑来这里探讨个啥?是来炫耀你的研究成果的吧?当有人叫你把你的研究成果分享出来的时候,你又说这是专利,是保密的。那还扯蛋个啥呢?得不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就鄙视声学楼所有人。

我顺便把路人甲的质疑跟你解释一下吧,你似乎真的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你取消一只10寸(还是15寸?)喇叭的时候,对声音的影响本来就非常大,你如何证明这种取消造成的声音变化是因为你的那个所谓的驻波原理造成的?10寸喇叭Fo是多少?两只跟一只喇叭发声,那差别和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你把所有的改善(不能提供测试数据,仅仅是你的客户耳朵收货,到底是否真的从理论的角度有改善这个结论本身就靠不住)归结为你的驻波理论,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其它因素没有影响?两只喇叭的相互干涉,低频能量的相对降低.......你有何证据能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他举的那个例子已经明白的指出了:切掉那个动物(我忘了他说的是啥动物了)的腿跟听力完全风马牛不相干。切掉动物的腿,动物就跑不动了,把动物不跑的现象归结为动物没听到声音,就是一个完全不科学的实验结论——但实验现象确实正确的啊!你有何证据证明你的实验结论排除了其它所有的影响因素从而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一个不严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就经不起科学的推敲。而每当有人对你的现象、结论提出质疑的时候,你都是顾左右而言他。你难道没发现你跟声学楼这帮人交流大部分时间存在这种类似的困难吗?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骂你。因为你的知识跟电声工程师的理论体系不相容,无法跟你沟通。而你坚持你的结论是正确的,还鄙视其他人死磕书本知识。你不用系统的理论就能分析出自己的一套东西来,然后跟大家又无法交流,我说过,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天才,要么是SB,但我没资格也从来没判断你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我并没有说只有SB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天才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很客观的现实。至于你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你自己去判断。你可以通过向全世界电声工程师宣战的方式证明你确实是正确的,我说过,到那个时候,我绝对在全国性的媒体上面就我今天的不恭向你真诚的道歉。

本来早说过不想回复你的帖子,又一次食言。只因为不想让人觉得声学楼的斑竹欺负人,更不想让人误会声学楼容不下异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04-02 18:58:51编辑过]


^_^ 天地生万物,是物皆有道;得道可明,未得必惘。惘因未得道,而
明亦未必得道,终即始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