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音箱及分频器设计室 → 一个10吋中低音单元的KTV音箱请教


  共有1651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一个10吋中低音单元的KTV音箱请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9 13:03:31 [显示全部帖子]

你提供的KTV音箱参数符合大多数这类音箱的情况。
相同的技术参数在听觉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你可以上CA001网站,那里论坛的碟讯栏目正在推荐一组试机碟,据称在制作时没有通过EQ加强低音成分,而是采用另外的方式处理,可是听觉上有明显的低音增强和变柔感受。
在下愚见,通常所说的技术参数都是稳态测量结果,而音乐大多含有瞬态变化,稳态参数不能完全反应听觉感受。你若听了我刚刚推荐的那个试机碟,我们再来讨论,可能就更能说清楚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9 21:34:00 [显示全部帖子]

     试机碟有何用处?听此碟就能解决此问题?你说特殊处理的方式? 什么方式?相对于什么特殊的方式,本身产品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如本身产品设计的有局限,如扬声器,结构等 后续的无论那种处理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楼主只是一个QTS参数,很多相关的数据并没有,也并不能完全判断其具体原因,我虽对专业音响不甚了解,但我相信专业音响 某些方面也有相同的地方
做事情不要这样武断,所说试音碟问题,是帮助理解为什么在相同的低频幅度情况下,有不同的低音感受。这正是鉴于LZ已经给出一些参数,只是听觉不满意的情况,启示参数之外的其它可能性。何况听觉的优略判断,首要条件就是具备适宜的音源这个大前提,否则怎么会有讨论问题的基础?如果不明白建议看看相关国家标准,音源在主观评价中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
至于这个实例的问题所在并没有开展分析,说这么多做什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19 21:49:05 [显示全部帖子]

看来说是PA的10“单元,要想低频富有弹性和深度,基准灵敏度会是94dB-95dB,实效频宽在2k,2.5K或是3k(具体自己风格和价格定位决定)并适配合理设计的木箱和倒相管,得以低频谐振有效耦合,才会有感觉。。。
这句话有值得参考的地方。其中所列灵敏度指标和低音上限频率与某世界名牌KTV音箱的参数接近,如果不是巧合,就有必然联系。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上限频率做到这个程度是有困难的,国内此类产品甚少。
箱体的事情先不说了,类似设计已经很成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21 7:10:33 [显示全部帖子]

对力度影响最大的是100HZ左右,更低的频率的增多,会使得声音反而变得柔和(低音部分)。
把音箱的力度做出来不难,真正难的是做得柔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泊尔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373 积分:21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1-10 10:16: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3-22 19:00:45 [显示全部帖子]

很明显是个考题,看着曲线说听觉,就如同看着地图指挥打仗,能打胜的几率不超过50%。
尽管这样我还是想猜猜,只当是个游戏。
整体上说三组曲线都不理想,如果不是测试有误差,就可能是哪个环节是非常规的。例如单元固有缺陷(三组曲线都有问题,似乎又不太像),箱体容积、几何尺寸或阻尼材料不合理等。
关于听觉,单就曲线看,似乎第一组h的低音段力度最强,可是过高的振峰会在声掩蔽作用下降低中频和更低频率的感受,对中频的影响是层次减少,不明快;对低频的影响是生硬,不柔和。
后两组曲线的情况与第一组相比刚好相反,中间一组l箱整体效果相对好一些,但是低音更加不足。
正如楼主所说,三组曲线反映出来都是低音下潜不够。
关于近点凹陷问题,应该理解为导向管特性不能孤立的看,单元和箱体的凹陷问题过于严重也会影响到导向管的近点测试。并不一定是导向管的设计出了问题。
上述看法仅供参考,还是那句话,多提供一些已知条件,分析起来会更容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