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xiushuicunren在2011-08-24 10:25:41的发言:
这个说法有对的一方面。
但是,也有不准确的一方面:
一些被认为很好的、很神秘的材料,也只是在电声界被认为这样的。但是在其它的行业就未必是神秘的,也只是平台的材料而已。
举两个例:
如涂在振膜上的“胶水”,够神秘的了。但是,在涂料行业,这也不算什么的呀。拿来做减振阻尼材料的什么橡胶阻尼板,电声界可能认为有什么神秘,但是在航空等专业,这也只是一个广泛被研究而且成果大家都可以享受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普通的材料了。
之前听一位工程师说,我们产品主要卖的时材料,不是技术。 当人本人并不认可这话,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扬声器的开发与音响的设计等,最近几年真的是没什么技术的突破
。于是有些工程师木管转到电路调试及软件调试方面,做一些虚拟的东西,就是发烧友很不屑Dsp Maxbass等等的利用软件,芯片的算法做一些虚拟的音效,虽然我们听着觉得很假,但是绝对能讨好消费者。上次有供应商拿了一块芯片具体型号什么的忘了,记得是瑞典的,10美金左右,能利用芯片的一些算法调试相位去改变瞬态响应,声场的开阔等,就是写个简单的程序进去,就有不错的效果,(我们调试硬件,换了七八种喇叭了,都没什么效果),这样比盲目的调试硬件等简单有效多了,也能满足一般得需求。这也是电声发展的一方面的趋势。 当然这方面我们在国内的水平与老外落后了好多